共同关注丨海外华媒走进杭州余杭区:邂逅“青山”,这里有你向往的乡村生活

【鹿见寰宇讯】未来乡村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画卷。而黄湖镇青山村正在用改革发展的方式绘就属于这片土地的未来。
曾经的青山村是个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靠山吃山,靠种植毛竹、水稻和苗木为生。如今在设计师们的改造下,这里早已“脱胎换骨”,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如今的“网红村”,成为了杭州文艺青年的打卡胜地。
6月19日下午,2024海外华文媒体杭州行采风活动走进龙坞水库,开启青山村之旅的第一站。
龙坞水库
清康熙《临安县志》记载:“治东十五里,林木青翠,独冠群山。”余杭黄湖镇青山村据此而得名。这里三面环山,其间的龙坞水库区是杭州地区无污染源区之一。近年来,青山村通过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的设计师、环保主义者和高校学生来此工作生活和学习交流。
当大家站在坝上向远处眺望,可以望见水库四周被高低起伏的山谷和竹林环绕着,水在山中,山连天际。放眼望去,像一弯月牙嵌在群山里,碧波静谧,青山叠翠,湖面的蓝与群山的绿,如梦幻般融为一体,让人不禁想起“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千古名句。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万向信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等组织推动创建了“善水基金”,探索保护乡村小水源地,龙坞水库作为第一个试点,改善效果十分显著,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水质就已经提升到了国家一类水标准,青山村也因水而“兴”,吸引了一批志愿者、海归设计师、企业高管等“新村民”,并在2020年被确定为杭州市余杭区的“未来乡村实验区”。
青山青年社-龙坞里
乡村振兴,关键在青年。
第二站来到青山青年社·龙坞里,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青山村,隐匿在黄湖镇的山林深处。
据了解,龙坞里原本是当地一栋停止使用的水包装厂,厂房南靠青山,门前俯拥竹林与溪流,东面紧邻一片清冽可鉴的龙坞水库。随着越来越多城市伙伴探索移居乡村工作生活的可能性,对建筑进行了相应改造。空间兼具共享办公、共享居住、共享厨房及小型商业会议和工作坊等多种功能。


青山村第一个新村民、“80后”张海江所带领的团队便是在此地进行青山村的大自然保护及水源地保护的项目工作。
青山自然学校
第三站,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来到青山自然学校。
这里的前身是村里废弃的小学,破旧的教学楼被改造成了两栋极具艺术感的夯土小屋,有意思的是建造小屋的砖块是由夯土、建筑垃圾压碎制成。改造后的小屋依然传承了教学的作用,孩子们在这个小小院落里学习自然知识,村里的设计师、手工艺人会带他们体验传统手艺小课堂。
“青山自然学校,又叫青山研习社(Hub),希望这里对外输出的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的理念,能让很多人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青山村第一个新村民、“80后”张海江向媒体代表们分享道。
青山自然学校不定期为青少年以及社会不同群体开展自然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知识课程让公众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农事文化、体验山水风光,启蒙对大自然的认知,由夯土墙套上木质门窗盖上传统小青瓦的校舍,古朴而环保,富有创新与诗意,整个环境充满了童趣和自然的生机。
融设计图书馆
沿着道路而行,第四站我们来到融设计图书馆,这里是由上世纪70年代的东坞文化礼堂改建而成,是国内首家传统材料图书馆,收藏全国各地、各民族传统材料上千件并持续开展生态环保材料及传统手工艺的主题研究。图书馆内部还展出了首饰、工艺品、家具桌椅等各类设计产品。这里收藏的每件材料的背后都是一门手艺、一个工坊、无数匠人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特别的图书馆还有一个宏大的使命:希望把全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涉及的材料集中起来,放到图书馆的平台上,供全世界的设计师去使用。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在这里驻足欣赏这些独具特色的藏品,探寻每一件藏品背后的青山村的故事,期待从中汲取到温暖治愈的力量。

几年间,青山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汇集八方力量,吸引培育了以设计师、文化志愿者、建筑师、摄影师、手工艺匠人等为核心的艺术乡建人才80余位成为“新村民”,形成以美学教育、非遗手工艺研学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青山村,可以说是一个“艺术乡建”的典型案例,一个“未来乡村实验区”的样板地,也是一个被网友点赞的“热门打卡地”,正引领百姓走向共富之路。据悉,2021年,青山案例纳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2022年,青山村获评浙江省未来乡村、美育示范村,黄湖镇被评为AAAA级景区镇。2023年青山村获评首批省级“艺术乡建” 典型案例、杭州市第三批共富村。
在这座以自然保护、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特色村落里,不只有诗与远方,还有新农村的无限未来。邂逅“青山”,这里有你们想要的生活~

来源:华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