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见寰宇讯】日前,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阜阳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海外华媒在安徽颍上走进 “九合塔”探究“华夏第一相”管仲,了解九合塔中的管子文化园,传承管子文化。
管仲故里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建颍乡。这个地方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管仲的出生地。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是周穆王的后代。他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散文家,还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后来在鲍叔牙的举荐下成为齐国的相国,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的思想成就非常显著,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精神支柱,其思想整理成书《管子》。《管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科学知识。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一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管仲归齐:管仲在囚鲁被送回齐国的路上,生怕鲁国后悔追杀,便心生一计,让推车的军士们加快步伐赶路。于是,管仲以解除疲劳为名,编唱一首节奏明快、情绪激昂的《黄鹄之歌》,一句一句地教给军士。军士们边走边唱,越唱走的越快,两天路程,一天就赶到了。鲁庄公后来果然后悔把管仲送还齐国,便派兵追杀。但是管仲已出了鲁国边境,鲍叔牙率展正在齐国边境迎接管仲归来。
管仲新政:管仲拜相之后,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推行一系列变法新政:创立分层管理的政权模式,“三其国而五其鄙”,建立伍、轨、里、连、乡、邑的基层政权;实行“士农工商,分业定居”;鼓励农耕,公平税负,重视手工业生产;官山海,重盐铁,开放市场贸易;选贤任能,层层选拔人才;吏治严明,注重教育,树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价值观;提倡“以法治国”、“令顺民心”;实施“九惠之教”,救助弱势群体;建立军民合一的国防体制,“作内政而寓军令”,使民忙时务农,闲时习武。
“九合塔”取自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筐天下”之意。位于颍上县滨河公园。管仲,是颍上伟大的乡贤,北京世纪坛第一文化先贤,安徽省第一历史文化名人,春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千古管相的传世巨作《管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国之瑰宝。
颍上人纪念管仲,蔚成风习;管仲在齐国逝世后,故里为之建衣冠冢;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颍上以(史记)所载“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而恢复县名;明代大文学家屠龙任颍上知县,修建管饱祠;万历钦差杨芳撰文立碑;上世纪七十年代省、县建《管子》研究小组;近年来,颍上县创建管子文化旅游节,成立管研会,举办管子学术研讨会,修建管子文化广场、 “九合塔”等均为纪念管仲。并以“千古名相”为主题布展其生平、事迹和思恩文化,旨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码”,坚持“四个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早日实现人民幸福、国家高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现在的九合塔又叫管子文化园,塔内装有电梯,乘坐电梯直达塔顶可俯瞰颍城风光,九合塔的第一层为展馆,展出的是图文字画及硅胶人像,塔的第二层至第七层采用砖雕、木雕形式等形式,展现了管子治国理念及传奇故事等内容,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