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桥的历史变迁|连接着海外华侨的爱国心

【鹿见寰宇讯】10月12日,在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走进了云南保山,近距离参访了历史上有名的惠通桥。

这座桥,不仅连接着滇缅公路,也连接着海外华侨的爱国心。

惠通桥,是一座跨越怒江的吊桥,位于滇缅公路上,连接着云南保山和龙陵两地。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经过多次修建和改造,成为了一座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全长205米,跨径190米,由17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7吨。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龙陵县长杨醒苍“召集绅耆讨论”,欲将中式铁链改成西式钢缆,并延请英国工程师伍布兰·苏卡生帮助设计,未果中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绥江邱石麟(又名邱天培)接任龙陵县长,函请旅缅华侨会长梁金山先生“鼎力赞助”,并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冬亲自出面延聘印度工程师赖月笙率工程人员莅临现场指导。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西式钢缆吊桥终于改建成功,取名“惠通桥”。

在通车典礼时,许多人云集桥边,梁金山还从缅甸带回一头大象踩桥,并亲自剪彩,先让大象过桥,接着一个名叫杨文义的施甸农民踏上吊桥,激动无比,贺道:“梁金山好心肠,修座大桥通四方,此桥本是金山桥,一年修好万年牢!”话音刚落,有人就说“干脆叫金山桥”,梁金山说:“修桥是为了大家,方便行人,施惠交通,惠惠通通,还是叫惠通桥好!”从此,人们就把此桥叫“惠通桥”。

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中国守军炸毁惠通桥,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惠通桥真正出名离不开一条路,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滇缅公路1937年底开始修,为什么要从惠通桥这里过呢,就是因为惠通桥经过简单改造以后,就可以过大型车辆。1938年8月滇缅公路通车以后源源不断的抗战物资经过惠通桥运往国内,极大的支援了抗战,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滇缅公路的运量达到了50万吨成为了抗战运输的生命线,当然也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日军为了切断滇缅公路在1942年2月进攻缅甸,因为缅甸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英军无暇东顾,遂邀请国民政府派兵入缅作战,1942年3月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因为准备十分仓促,加上英军背信弃义,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了,日军沿滇缅公路追击中国军队,5月3日攻破国门畹町,4日龙陵沦陷,5月5日就冲到了松山脚下的惠通桥。如果日军过了怒江天险,到昆明基本上无险可守,用日军的话来说就是5月份到滇西,半年以后要到昆明过春节,当时国民政府已经迁都到了西南后方的重庆,如果云南再被攻克,中国就是腹背受敌的局面,应该说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5月4日中国守桥工兵就在惠通桥埋好了炸药,等日军冲到桥头就立刻引爆惠通桥,经日军阻于怒江西岸。

5月5日日军化妆成难民的先头部队已经冲到了桥头,当时桥西岸的宪兵正在给车辆检查,当两个宪兵掀开几辆货车的棚布检查时,里面坐着的人面露凶光,问他们从哪里来,那些人摇摇头听不懂。宪兵立即警觉起来,怀疑这些人可能是化了妆的“便衣”,正准备回桥东头报告,忽然,桥东头慌乱起来,紧接着“啪”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声。原来是一位叫何树鹏的龙陵商人从保山来想回龙陵去,刚巧遇到相识的人告诉他龙陵已被日军占领,遂决定调转车头回保山,有一车欲从旁边冲过,刹车过猛,机械损坏,横陈于道,后续之车难以通行,守桥宪兵努力清障,车主却恶言相向,宪兵开枪击之,于是传出了枪声。听到枪声,两个宪兵检查过的那几辆车里的人,立即端出枪来向桥头射击,“嗒嗒嗒、嗒嗒嗒”,激烈的枪声划破峡谷上空,原来这些人是伪装了的日本兵“便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守桥工兵营长张祖武命令立即炸桥,从此,中、日两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原来是抗日大后方的滇西,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向滇西日军发起反攻,但一直打到8月份龙陵、腾冲都没能收复,松山也还在日军手中,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惠通桥没能修复,物资只能走山间小路骡马运输,后勤物资补给跟不上,到了8月份惠通桥修复以后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惠通桥运往前线,远征军于9月7日克复松山、9月14日收复腾冲,11月3日收复龙陵,1945年1月27日远征军与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标志着滇西反攻战的成功,所以中国的抗战史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中国的抗战“始于卢沟桥、止于惠通桥”,惠通桥的修复标志着中国反攻的开始和胜利的开始所以叫做止于惠通桥。

老桥悲歌,新桥壮曲,如江水不息,悠悠常流

随着时代的前进,惠通桥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1974年6月1日,云南省公路工程处经过四年多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在惠通桥下游400米处,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桥—红旗桥。桥全长200余米,主孔净跨116米,两岸石砌引桥净跨各27米。桥面平坦宽阔,客货车辆可数辆对开, 大桥造型美观,结构坚牢,是现代建筑科学与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完美结合。而今,人们每到桥边,总难抑思今缅昔的万缕情思,老桥悲歌,新桥壮曲,如江水不息,悠悠常流。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条宛如巨龙的大瑞铁路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令多少无数先辈未曾想过的怒江特大桥已零差错高精度合拢,桥上建火车站的奇迹即将变为现实。